摘要註: |
『身體舞蹈是最當下的社會性』, 這看似簡單的道理, 林絲緞卻走了80年。1950年代, 戰後台灣籠罩在白色肅殺氛圍及貧窮之中, 她從工廠女工踏入了畫室殿堂, 自此展開她一生藝術之路, 從16歲開始成為台灣當時唯一的人體模特兒, 初識藝術的美好, 卻得面對社會異樣的眼光, 終於以藝術之名並以女性模特兒的姿態, 向社會大眾正名, 1961.1965年的人體畫展及攝影展, 驚動了當時沈默的台灣社會, 成為藝術史上重要的藝術事件。她力抗物化女性的模特兒觀點, 將身體轉為主動的舞蹈表現, 並與楊英風與戴洪軒等藝術家合作, 在1975年發表了台灣第一場現代獨舞, 卻剛好撞期於蔣介石逝世的國喪期, 這場跨界藝術因而被忽略於台灣舞蹈史冊中。隨著自身步入中年, 她開始思考藝術創作的意義, 1980年代初期她主張婦女生活與舞蹈運動, 將菁英的舞蹈創作下放到平民生活之中, 也意外掀起社會的風潮, 雖悖於主流舞蹈界的觀點, 卻成了婦女運動的身體解放的重要實踐。在紐約遊學時, 因現代舞大師艾文尼可萊斯的一句話『妳跳的不是自己的東西』而震驚, 返台之後她決心忠於自我, 找回本我的身體動能, 開始跨領域的統合藝術舞蹈工作, 並積極轉入身心障礙者的教育, 堅持『藝術平權』。 她從一個畫家們圍繞的知名模特兒, 跳脫而成介入社會的舞蹈平權實踐者, 這位已入80歲的阿嬤, 至今仍踏著她的舞步與大家一起共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