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系:
繁體中文
English
簡体中文
說明(常見問題)
圖書館個人資料蒐集告知聲明
登入
回首頁
切換:
標籤
|
MARC模式
|
ISBD
布列頓:給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榮光女王、四首海洋間奏曲 = Bri...
~
賈德納
布列頓:給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榮光女王、四首海洋間奏曲 = Britten:Symphony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紀錄類型:
書目-錄音,音樂表演資料 : 單行本
並列題名:
Britten:Symphony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作者:
賈德納
出版地:
台北市
出版者:
佳佳唱片;
出版年:
2011
版本:
初版
面頁冊數:
1CD數位,立體聲 : 4 3/4吋;
附註:
這張錄音安排了一系列鮮少錄音的獨特曲目:榮光女王交響組曲、給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以及布列頓最膾炙人口的曲目之一—四首海洋間奏曲。指揮是2007年正式接掌英國歌劇院音樂總監的加德納,他同時亦以詮釋布列頓作品見長,這也是他與Chandos簽約後的首張發行。至於與他年紀相仿的華特金斯,本身除了是傑出大提琴家外,尚擔任英國室內管弦樂團音樂總監。給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正如標題所寫,是將獨奏者與樂團放在平等的地位,一同擔任樂曲中的重要角色。該曲是為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奇所寫,1964年由羅斯托波維奇、布列頓本人指揮莫斯科愛樂於莫斯科音樂院首演。由於演出相當成功,為了回應台下學生的熱情,還把最後樂章拿來重新安可一遍。1945年布列頓的大型歌劇「彼得.葛萊姆斯」首演於薩德勒斯威爾斯歌劇院重啟當天,同樣是大受好評,一時之間英國歌劇彷彿成為潮流代表。四首海洋間奏曲則是從該劇節選,如今已是廣受歡迎的曲目。「榮光女王」是布列頓為慶祝1953年伊莉莎白二世加冕女王所寫的歌劇,內容描寫伊莉莎白一世與艾賽克斯伯爵之間悲慘多桀的關係。榮光女王一詞來自於16世紀英國詩人史班賽在詩作中對伊莉莎白一世的代稱。與上述兩者命運相反,據說伊莉莎白二世本人認為劇中對伊莉莎白一世的描寫有醜化之嫌而感到不悅,連帶造成歌劇惡評如潮,直到布列頓有生之年都無法重見天日,這可能是他生涯中少數嚐到的敗果。儘管如此,布列頓仍然從中取了部份歌曲單純改編作為演奏會用的曲目,這裡即是一例。
布列頓:給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榮光女王、四首海洋間奏曲 = Britten:Symphony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賈德納
布列頓:給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榮光女王、四首海洋間奏曲
= Britten:Symphony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 賈德納 - 初版. - 台北市 : 佳佳唱片, 2011. - 1CD ; 數位,立體聲 ; 4 3/4吋.
這張錄音安排了一系列鮮少錄音的獨特曲目:榮光女王交響組曲、給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以及布列頓最膾炙人口的曲目之一—四首海洋間奏曲。指揮是2007年正式接掌英國歌劇院音樂總監的加德納,他同時亦以詮釋布列頓作品見長,這也是他與Chandos簽約後的首張發行。至於與他年紀相仿的華特金斯,本身除了是傑出大提琴家外,尚擔任英國室內管弦樂團音樂總監。給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正如標題所寫,是將獨奏者與樂團放在平等的地位,一同擔任樂曲中的重要角色。該曲是為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奇所寫,1964年由羅斯托波維奇、布列頓本人指揮莫斯科愛樂於莫斯科音樂院首演。由於演出相當成功,為了回應台下學生的熱情,還把最後樂章拿來重新安可一遍。1945年布列頓的大型歌劇「彼得.葛萊姆斯」首演於薩德勒斯威爾斯歌劇院重啟當天,同樣是大受好評,一時之間英國歌劇彷彿成為潮流代表。四首海洋間奏曲則是從該劇節選,如今已是廣受歡迎的曲目。「榮光女王」是布列頓為慶祝1953年伊莉莎白二世加冕女王所寫的歌劇,內容描寫伊莉莎白一世與艾賽克斯伯爵之間悲慘多桀的關係。榮光女王一詞來自於16世紀英國詩人史班賽在詩作中對伊莉莎白一世的代稱。與上述兩者命運相反,據說伊莉莎白二世本人認為劇中對伊莉莎白一世的描寫有醜化之嫌而感到不悅,連帶造成歌劇惡評如潮,直到布列頓有生之年都無法重見天日,這可能是他生涯中少數嚐到的敗果。儘管如此,布列頓仍然從中取了部份歌曲單純改編作為演奏會用的曲目,這裡即是一例。.
布列頓:給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榮光女王、四首海洋間奏曲 = Britten:Symphony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LDR
:02317njm1 2200157 450
001
351160
010
0
$b
CD
$d
新臺幣479元
100
$a
20150514
101
0
$a
eng
102
$a
tw
200
0
$a
布列頓:給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榮光女王、四首海洋間奏曲
$d
Britten:Symphony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f
賈德納
205
$a
初版
210
$a
台北市
$c
佳佳唱片
$d
2011
215
0
$a
1CD
$c
數位,立體聲
$d
4 3/4吋
300
$a
這張錄音安排了一系列鮮少錄音的獨特曲目:榮光女王交響組曲、給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以及布列頓最膾炙人口的曲目之一—四首海洋間奏曲。指揮是2007年正式接掌英國歌劇院音樂總監的加德納,他同時亦以詮釋布列頓作品見長,這也是他與Chandos簽約後的首張發行。至於與他年紀相仿的華特金斯,本身除了是傑出大提琴家外,尚擔任英國室內管弦樂團音樂總監。給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正如標題所寫,是將獨奏者與樂團放在平等的地位,一同擔任樂曲中的重要角色。該曲是為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奇所寫,1964年由羅斯托波維奇、布列頓本人指揮莫斯科愛樂於莫斯科音樂院首演。由於演出相當成功,為了回應台下學生的熱情,還把最後樂章拿來重新安可一遍。1945年布列頓的大型歌劇「彼得.葛萊姆斯」首演於薩德勒斯威爾斯歌劇院重啟當天,同樣是大受好評,一時之間英國歌劇彷彿成為潮流代表。四首海洋間奏曲則是從該劇節選,如今已是廣受歡迎的曲目。「榮光女王」是布列頓為慶祝1953年伊莉莎白二世加冕女王所寫的歌劇,內容描寫伊莉莎白一世與艾賽克斯伯爵之間悲慘多桀的關係。榮光女王一詞來自於16世紀英國詩人史班賽在詩作中對伊莉莎白一世的代稱。與上述兩者命運相反,據說伊莉莎白二世本人認為劇中對伊莉莎白一世的描寫有醜化之嫌而感到不悅,連帶造成歌劇惡評如潮,直到布列頓有生之年都無法重見天日,這可能是他生涯中少數嚐到的敗果。儘管如此,布列頓仍然從中取了部份歌曲單純改編作為演奏會用的曲目,這裡即是一例。
681
$a
913.6
700
0
$a
賈德納
$3
211368
801
0
$a
cw
$c
20150514
$g
CCR
筆 0 讀者評論
館藏地:
全部
五樓視聽資料區
出版年:
卷號:
館藏
期刊年代月份卷期操作說明(Help)
1 筆 • 頁數 1 •
1
條碼號
典藏地名稱
館藏流通類別
資料類型
索書號
使用類型
借閱狀態
預約人數
期刊出刊日期 / 原館藏地 / 其他備註
附件
C14001
五樓視聽資料區
視聽流通(V_CIR)
CD
C 913.6/8355
一般使用(Normal)
書架上
0
不可經由自動借書機借閱
1 筆 • 頁數 1 •
1
評論
新增評論
分享你的心得
建立或儲存個人書籤
書目轉出
取書館別
處理中
...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