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關懷屬於雙面向的,一方面訴說著法律正義的實現必須透過法律 適用的過程,而法律適用的論證必然屬於法律敘事的盤根錯節。作者提醒我 們,法律敘事本身就可能刻釜了性別關係的印記,本書因此進入台灣社會的 性別關係,透過閱讀法律文件,在具體個案中描繪法律的限制、發展以及變 遷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