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
作者和一般的人有些不同,而這一點點不同來自人有些不同,而這一點點不同來自於他的嬰幼兒時期,因為體質的關係不斷的高燒,導致一點缺陷。起初家人並沒有發現他的不同,直到有一回家外響起震耳的鞭炮聲,所有的小朋友無不是掩耳.哭鬧.躲避,只有他還安詳的熟睡著,此時家人才驚覺他的聽力似乎不敏銳…
童年時,同年紀的小朋友都快樂地在玩耍奔跑,他卻因為這一點缺陷總在不斷的付出更多的時間學習,家人為他請家教讓他學得更多,他卻是多渴望和其他的小孩一樣無憂無慮地奔跑玩耍,總投以羨慕的眼光。不過卻也因為如此他接觸了繪畫的世界,從小開始便開始對繪畫產生興趣,素描.壓克力顏料.油畫.國畫…等等,一直到上大學從沒停止過停止對繪畫藝術方面的學習。不管處於何種情況下隨時都拿著畫筆,無法放下他。
大學畢業後他獨自到台北找工作但因為聽力缺陷的關係一直不順遂,被一家家的企業拒絕於門外,後來因朋友介紹到網路公司上班,做的也是跟藝術相關的工作,他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候遇見了陳懷恩,開啟他的電影路「練習曲」,他說走過人生的低潮是靠創作,心情越是低落,靈感越如湧泉,越是孤單寂寞,越是天馬行空。
心得:
此書分為四大段落,描述著他在各個時期各種環境下的心情寫照,他用文字與圖畫說著屬於他的心情屬於他的聲音,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聲音,對我來說是一個無法實現的東西,因為上帝少給了我一個東西;卻搶走了我最想得到的東西,我不敢祈求他能否還我;就請給我最寶貴的聲音好嗎?…聲音...那是個怎麼樣的感覺,別人說那是很吵很吵的感覺,別人說那是很美妙的感覺,聽到音樂.和人聊天.可聽電話.聊聊天…可是呢!我卻…無法聽到……」從這段文字中感覺到的是作者對聲音的渴望,他嘗試用「別人」的耳朵感覺聲音,他筆下的每一個人物無不是瞪大著眼睛看著世界,他用眼睛看見聲音,畫風中流透出淡淡的哀愁感,淡淡的色彩,淡淡的表情,淡淡的期盼,淡淡的灰暗….這或許是他對於聽不見的感覺,展現出來的是陰鬱.頹廢.深沉,他的畫裡有話,他透過書寫和繪畫,將他對人情世事的觀察.感動.嘲諷,一一印記。
我深深的被他的文章和繪畫所吸引,猶如他的畫風一樣,字裡行間透出他的疑惑不安全感,尤其是對於感情總顯得不安及疑惑,或許他聽不見無法和我們一樣表達最當下的真摯情感及心情,但我們有多時候因為口舌之快傷害別人呢!或許無法在第一時間表達的情感,透過畫筆可以表達得更深刻。他持續創作持續用他的眼睛看見屬於這社會這世界的聲音,在他的小宇宙裡唱起旋律。